close
Blogtrottr
批踢踢實業坊 movie 板
 
[好雷] 魔法黑森林,九點雜感
Feb 26th 2015, 17:43, by mysmalllamb

作者mysmalllamb (小羊)

看板movie

標題[好雷] 魔法黑森林,九點雜感

時間Thu Feb 26 17:43:41 2015

前言 我 16 年前聽過《拜訪森林》CD,是 Bernadette Peters演出女巫的那版,很喜歡戲劇化的唱腔與混亂的過場,但搞不太清楚到底在幹什麼;也在 12 年前看過劇,只是個愛爾蘭小城小製作,在那年少時代我儘管英文不怎麼好、戲劇看得不怎麼多,但仍然記得本劇巧妙拼裝四大童話故事,而且渾然天成地找出不同童話角色之間的共同主題互相對照,笑點與反思點都很多;看過劇後,才又把 Bernadette 那版 CD 拿出來愛不釋手。 不過畢竟是 12 年前,如今細節都忘得差不多了,連某角色訂好的便當被電影取消都沒發現 XD 應該可以算是重新開始觀賞電影,仍然非常喜愛!回憶起過去的熱愛、以及這些年觀賞其他歌劇音樂劇與電影(尤其是兩年前《悲慘世界》)的心得,再來爬過版上文章看過版友們意見與分析,有很多感想,且在以下分九點抒發,首先從我最欣賞的「整個 cast 都會唱歌」(前文 yoson 大點出的)開始。 一、整個 cast 都會唱歌 本片不論主角配角還是路人,居然各個都能唱,唱得比悲慘世界電影版好一百倍!先來點個兵: James Cordon 小胖麵包師:擁有一個 BAFTA獎盃的英國小胖說唱演員,熬了許多年沒讓國際觀眾知曉,這一年內卻已經欣見他第三部電影上映(還有《翻聲吧!保羅》與《曼哈頓戀習曲》),再次展現歌喉與喜劇演員的全方位多角才能! Anna Kendrik 細眼灰姑娘:從《歌喉讚》就知道坎綴克小妹超會唱,儘管面貌平平還帶點小三邪氣,但演起戲唱起歌來超有魅力!不上網查查我還沒發現,早在 1998 年稚齡 12 初次登台就是音樂劇 High Society 還提名了東尼獎! Lilla Crawford 頑皮小紅帽:哪裡滾出來的大將之風天才女童星?唱起音樂劇如此詼諧促狹收放自如?原來是 2012 年百老匯新版《安妮日記》小安妮,才 11 歲就掛頭牌帶領新製作跨越大山頭,在本片片場可是一眾大明星的小前輩! Daniel Huttlestone 傑克小屁孩:鬚眉也不讓紅巾幗,英國小傑克也不讓美國小安妮專美於前,記得超悲慘的電影版《悲慘世界》唯一的亮點,那個一路偷拐搶騙遊戲人間的 Gavroche ,小流浪漢變成了小偷傑克,這回要來狠狠嚇死大巨人! Meryl Streep & Johnny Depp :兩位印象深刻大明星,當然不免給人揮之不去的既視感,不過唱功演功都算相當道地,也很收斂地壓抑了明星風采沒搶走全劇主軸。我不管向來再討厭梅姨,這一回還是要豎起大拇指,儘管永難超越我心中的山頭 Bernadette Peters。 Chris Pine 居然也能唱!而且超戲謔:音樂劇初生之犢一號,聲稱此前只是「專業淋浴間歌手」,經過數月訓練不知他唱現場實力如何?但經過錄音編輯後的效果仍相當驚人,而且一反奶油小生喜劇形象,以低沈嗓音詮釋自大王子,自大到極致又回歸喜劇之戲謔。 Emily Blunt 居然也能唱!而且超頑皮:音樂劇初生之犢二號,聲稱此前僅「不專業淋浴間歌手」一枚,經過數月訓練一樣渾厚奔放,而且一反過去嚴肅的眉頭深鎖英國青年戲路,偷拐搶騙鞠躬哈腰樣樣都來,誰能想像《明日邊界》女戰神變得超頑皮?更棒的是頑皮到最後還能回歸最大器堅定的溫柔。 二、從《悲慘世界》回觀《魔法黑森林》 湯姆虎伯《悲慘世界》(2012),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神劣作,我最討厭的就是他太強調現場收音的真實性、太強調演員用臉的演技與大頭特寫、幾乎每個電影演員每一首歌都太聲嘶力竭疵牙咧嘴。更糟的是,整個 cast 都不會唱歌(除了愛波寧 Samantha Barks),儘管其實許多演員其實唱功了得,尤其是金剛狼在音樂劇場身經百戰,但被導演的安排包裝起來就成為 a total nightmare。 《魔法黑森林》,完全不同,大體忠於音樂劇的格局,卻不拘於對音樂劇原典的無謂「致敬」,該剪接的就剪接、該切換的場景就任意切換、該後製的就後製、該修片該修音的就盡情修、該特效的就放手做特效演藍幕、該側寫想像的鏡頭就盡情馳騁... 比起《悲慘世界》這是一齣充滿斧鑿痕跡的電影,但從舞台劇音樂劇到電影,那種表演藝術不是努力斧鑿到盡善盡美的極致表現呢? 三、從《悲慘世界》回觀《拜訪森林》 台灣人人喜歡《悲慘世界》與《歌劇魅影》,也很瘋近年崛起的風華絕代《芝加哥》與《媽媽咪呀》,卻對這種處處有頭沒尾跳來跳去的《拜訪森林》難以接受。其實,有一種音樂劇是膾炙人口歌曲集成,另一種音樂劇則是音劇一體,靠音樂與歌唱舞步來鋪陳絕大多數的劇情與對話,有戲劇化的日常語氣、有跳躍的情緒轉折、有促狹情緒與音不準的嗓音、有時沒頭沒尾戛然而止,幾乎沒有一首歌如《悲慘世界》與《歌劇魅影》歌單那樣完整完美,但這就是最正典的整合藝術音樂劇。 以我的眼光看來,欣賞《悲慘世界》就像欣賞義大利歌劇的詠嘆調;欣賞《拜訪森林》,就像欣賞華格納樂劇從頭到尾一氣呵成。我鍾愛《拜訪森林》這種音劇一體的音樂劇型態,就是喜歡華格納 Gesamtkunstwerk 整體藝術的精神。人人都說歌劇與音樂劇是兩回事,我卻覺得只是時代不同樂風不同,但以戲劇型態來說歌劇與音樂劇並沒有什麼本質不同,拜訪森林何嘗不是一齣華格納樂劇 music drama? 四、本片上映時機 要演個另類的經典童話新詮釋,就要等待時機讓經典一步步深植人心。你我記憶朦朧的小時候都讀過經典格林童話,今天的孩子們卻埋首巧虎大神與 iPad,幸有近年更一連串或黑暗或光明的經典重拍,從 2010《魔髮奇緣》、2011《血紅帽》、2013《傑克:巨人戰紀》一路直到下個月緊接著上映的 2015《仙履奇緣》。在這 2014/2015 之交,正是全球觀眾重拾童心做足心理準備,重新迎接 1991 顛覆經典《拜訪森林》的最好時機,讓下一檔唐頓表小姐 Cinderella 先捏把冷汗 XD 五、本片主題 版上已有許多精闢影評文章,談到了童話的夢想與現實、希望與幻滅、放縱與成長、恐懼與超越、信念與猶疑、以及從童話書中延伸到床頭說故事場景的永恆母子情結... 在此不再贅述。這一切主題之所以強烈,就在於本劇與本片細細玩味了童話的共同主題、找到了童話人物的共同命運,以及日耳曼神祕大地的黑森林主題。 黑森林的確是魔法,是小紅帽的美好想像、是傑克的友情出路、是苦悶灰姑娘與長髮妹的微小希望,從光亮的森林入口走進迷宮,這裡是一切希望的泉源、一切未知的魅力、卻也是一切現實黑暗等著浮上心頭的試煉場。 六、本片兒童宜不宜? 許多人說本片兒童不宜?許多沒預期的觀眾認為「前半光明、後半破滅」而傷害了小朋友純真的心靈?本片的確有前半與後半,音樂劇的確有第一幕與第二幕,電影失去的可能是音樂劇中場休息吃吃喝喝轉換心情的過度罷了。回想多年前看音樂劇,看完輕快搞笑大亂鬥的第一幕後與朋友開心喝酒聊天分享心得,聽個間奏曲匆匆回到場內後才赫然發現風雲變色,那才是本劇最令人驚懼的落差呀!(話說我在國外也看過電影院搞中場休息順便販賣飲料與冰淇淋的,說不定台灣也可以拿本片來試試看?) 不過其實要說黑暗,本劇也只黑暗了一下下而已,只是用一個外來的現實(女巨人)戳破了童話主角們自大自溺卻又不負責任的夢幻罷了,逼著大家重新進入廢墟一般的陰暗黑森林,一次掀開大家的黑暗面大亂鬥一番。不過很快地,這段苦澀終究轉為正向思考,所有有過錯的人,只要願意面對就能被原諒;所有有缺憾的人,只要鼓起勇氣放手去做大家都會支持你。最後,不論是媽媽死去的、妻子離去的、情郎變心的、信心大樹崩解的,看看你身邊的人,只要願意體會彼此的痛苦,任何萍水相逢的人都可以互相扶持。 要說兒童不宜嗎?我不認為,反而認為我們慣常所謂的「兒童宜」有許多只是家長自己的夢幻想像,以為把孩子保護得密布通風就無事,但女巫最後一首歌就唱出了結語:父母講故事、父母教誨,都是一個個咒語,孩子未必認同未必遵守,但孩子都聽進去了,最後總會走出他自己的路。劇中父母的教誨、劇外父母床邊講格林童話故事,都是溫馨的親子時刻,也都是規訓。本片的所有父母規訓大多都失敗了,所有子女對父母的依賴也大多都失敗了,不過沒有關係,you're never alone,大家都自立成長起來,沒有不能一起牽手走過的。 當代多少兒童的家庭,缺個母親或恨個父親,兒童們就算接觸到的都是夢幻童話,他們的每日生活早就是五味雜陳的現實。有這麼一個帶點黑暗呼應他們苦澀現實的音樂劇/電影、而且輕輕轉個彎給個另類思考鼓勵他們自我超越,這,對兒童不夠勵志嗎? 七、本片音樂:少數動機,多種變化,渾然天成 這一點,光看電影一次我暫時還寫不了太多,不過大體就是音樂只有寥寥幾個動機,每個動機各帶有一些主題與想像(不知創作意念為何,且先由聽眾角度感覺詮釋)。而每一個主題只要經過簡單的轉調、變奏、變速、配器變化,很容易就組合出許多不同角色的不同歌曲,唱的內容不盡相同,但在同一個動機下就暗示著某種共同命運或兩相對比。更厲害的是,兩個以上動機有時還會交疊!要對比什麼主題烘托什麼情緒,就更令人玩味了。 我清楚記得的動機只有三個,主題是什麼我只憑自己感覺隨便說說,看大家有沒有共鳴,也請更專業資深的樂迷們不吝指正或交換意見。若有機會第二刷,我再回來修文補充: 主題一:雀躍的希望 | 5.1 1.4 3.1 2.4 | 3.1 2.4 3.1 6 | 5.1 1.4 3.1 2.4 | 3.1 2.7 1 1 | . - - - - - - - . . - - - - - - . 主題二:想像在他方、轉個調後也可以是破滅在他方 | 5 1 2 7 | 6 1 2. 4 | 5 1 2 7 | 6 1 2 - | . . - . . 主題三:破滅後的體悟與超越 .. | 3553 65 5 - | 6116 3 - - | 3553 65 5 - | 6116 1 - - - | 5412 4 - - | ==== -- ==== ==== -- ==== ==== . . 八、從音樂劇到電影:優點 電影的貢獻,消極的有 (1)劇情忠於原著地流暢,只有一個較具爭議的改變,但主題仍然清楚表達;(2) 整個 cast 都會唱歌,且精緻地訓練排練收音並後製。這兩點只是達成音樂劇既有水準得保不失而已,在此之外還有積極的貢獻,超越了音樂劇的限制而提昇觀眾之理解與感受: (1) 自由的運鏡與分鏡:這點就類似在劇場請個導播、架幾台攝影機,由導播幫我們把他心目中完美的分鏡當場導出來,提供我們觀眾最好的視角組合。當然,一般觀眾上劇場自己可以帶望遠鏡、可以近景遠景演員甲乙丙丁全部自由切換,那是屬於觀眾的自由但其實限制重重,若非同一齣劇看很多次的老戲精恐怕其實無法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有導播以專業提供單一分鏡服務觀眾,強勢指出觀劇重點,一般觀眾對劇情跟得容易多了也清楚多了,現在英美法俄許多國家歌劇芭蕾戲劇越來越流行的 Live HD 就是這個精神。 (2) 自由的場景切換:在劇情上,可以把不同故事線角色唱同一主題的歌曲交錯剪接對照,不用讓觀眾在同一舞臺上還要分神注意兩邊角色;在角色思緒描寫上,可以挑脫角色本身而帶入他的記憶、想像、別人的互動、甚至環境意象來整體呼應;在過場上,可以免除舞臺大換場而直接以密集的短鏡頭大場景,把被草草帶過的故事背景迅速交代清楚。 (3) 場景更完整、更自由、更具想像力:黑森林,真的要有多少角落就有多少角落,四大童話人物家庭背景與冒險舞臺,要有多少場景就有多少場景,完全超出舞台劇的技術限制,所有場景都可設計最貼切的景觀。 (4) 配器更完整、配樂層次更豐富更渾厚:這點是音樂劇場的人力成本與舞臺限制問題,通常是小劇場,請不起也沒辦法容納大交響樂團編制,電影可以請大樂團錄音,直接克服。這點在歌唱的配樂與背景音樂旋律線上還不算明顯,但在動員銅管群的快速過場音樂時,非常明顯,搭配上過場的大場景(如灰姑娘大階梯或皇家遊行大城堡 Dover Castle)更是視聽都壯麗。 以上這幾點的表現,我認為才是決定給本片好評或負評的依據(不然如果光談劇情與主題,那其實是在評原版音樂劇)。其中關於音響、分鏡與場景的,通通都是電影超越音樂劇限制的長處,本片都有好好發揮,也剛好就是兩年前湯姆虎伯《悲慘世界》自我放棄的。因此我給本片好雷,尤其對比《悲慘世界》更是想給一百個好雷。 九、從音樂劇到電影:缺點? 電影的缺點,主要是把 Rapunzel 劇情線中途砍掉了,讓多位「子女」主角當中少了一個 Rapunzel ,變成故事戛然而止沒有結尾的路人。我相信,這樣子砍戲份當然有其現實考量,譬如 Rapunzel 死掉可能對片商與許多歐美觀眾來說是「兒童不宜」吧?就像我們台灣觀眾也有許多我們認為的「兒童不宜」一樣。無論砍戲份的考量是什麼,我身為享受電影的觀眾,接受就是了。 不過我認為, Rapunzel 被弱化,也順道將這條故事線聚焦在女巫身上,女巫身為無奈的媽媽成為本線苦澀體悟的主角,而且自己還有個惡媽媽詛咒的重現,女巫身兼了女兒與媽媽,自己曾經的苦痛彷彿宿命地複製到女兒身上。當然,這些東西本來音樂劇情都有,只是 Rapunzel 之死太強烈,使 Rapunzel 容易成為支線主角,而女巫容易被視為串連全場穿針引線的宏觀旁觀者(至少我個人以前的印象如此)。 而且回到「兒童宜不宜」的觀點,我在意的倒不是哪些出軌亂倫等等事情會教壞小孩,我倒認為本片是讓小孩正視自己也會「不知天高地厚、會自大、會犯錯」,不過「這都沒有關係,最後媽媽還是會無條件陪伴你;沒媽媽的,你與身邊的任何人都能互相陪伴」。就算有再多苦澀幻滅,最終這仍是個充滿希望的故事,孩子認識了各種現實仍能帶著信心走下去;然而,音樂劇中 Rapunzel 以無法面對困難的死亡作結,則是絕望地毀滅了這個超越的希望。以此角度看,我也能體諒本片的改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4943823.A.6F2.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168.6), 02/26/2015 17:46:36

aliceyjl: Lilla Crawford 飾演音樂劇安妮 劇照 02/26 18:08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ahong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